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你是否经常感觉喉咙阵阵发痒,忍不住干咳,却又咳不出多少痰?这种不适让人倍感煎熬,吃什么中药治疗效果好?
喉咙痒咳嗽有痰是什么原因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中医认为“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”。新加坡独特的环境因素,极易成为“燥邪”的帮凶。
空调“抽湿机”效应:长期处于低温干燥的空调房中,如同置身“人工沙漠”,肺部和呼吸道津液被悄悄蒸发。
室内外温差“拉锯战”:频繁出入冷热悬殊的环境,身体调节不及,肺卫之气受损,燥邪乘虚而入。
辛辣油炸饮食诱惑:本地美食众多,但过多食用烧烤、叻沙、咖喱等辛香燥热或油炸食物,易内生燥热,灼伤肺阴。
“烟霾”季节助攻:特定时期空气污染加重,粉尘等外邪刺激咽喉,与燥邪勾结,加重不适。
燥邪伤肺的典型表现:
喉咙干痒难耐,总想清嗓子
干咳或咳嗽少痰,痰少而粘,难以咳出
声音嘶哑或感觉咽喉有异物感。
口干舌燥,想喝水
可能伴有鼻干、唇干、皮肤干燥
舌质偏红,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
喉咙痒咳嗽有痰中医怎么治疗?
面对这种因燥而生的咳嗽,丘保润医师特别推荐源自清代名医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的经典方剂——桑杏汤。此方药性轻灵平和,润燥不滋腻,清热不伤阴,非常契合新加坡燥咳患者的体质特点。
桑杏汤核心组成与精妙之处:
桑叶 (Sāng Yè):为君药。轻清宣透,疏散肺经风热燥邪,如同为干燥的房间打开一扇窗通风。
杏仁 (Xìng Rén):为君药。降气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与桑叶一宣一降,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。
沙参 (Shā Shēn):为臣药。甘凉柔润,滋养肺胃之阴,直接补充被燥邪耗损的津液。
浙贝母 (Zhè Bèi Mǔ):为臣药。清热化痰,开郁散结。针对燥热炼液形成的少量粘痰,帮助化解排出。
淡豆豉 (Dàn Dòu Chǐ):为佐药。宣透解表,帮助桑叶疏解外邪。
栀子皮 (Zhī Zǐ Pí):为佐药。清泄肺热,使热邪从小便而去,且皮性轻清,不上火。
梨皮 (Lí Pí):为佐使药。生津润燥,清热化痰。就地取材,效果温和显著。
加减妙用:
咽干痛明显:加 麦冬(Mài Dōng) 12g、玉竹 (Yù Zhú) 10g,增强养阴润喉之力。
声音嘶哑:加木蝴蝶(Mù Hú Dié) 6g、胖大海 (Pàng Dà Hǎi) 1枚,开音利咽。
干咳日久难止:加蜜枇杷叶 (Mì Pí Pá Yè) 12g、百部 (Bǎi Bù) 9g,润肺下气止咳。
兼有少许黄痰:加黄芩(Huáng Qín) 9g、瓜蒌皮 (Guā Lóu Pí) 9g,清化热痰。
大便干燥:加火麻仁(Huǒ Má Rén) 10g 润肠通便。
医案
患者:陈女士,32岁。
主诉:持续咳嗽、咽痒干痛1个多月。自述工作长期处于空调环境,近期项目压力大,熬夜多,喜喝冰饮。初期以为是感冒,自行服用清热止咳药和含片,效果不佳。现症:干咳阵阵,夜间尤甚,咽喉干痒如“蚁爬”,需频繁饮水缓解,痰极少、粘稠难咯,声音轻微嘶哑,伴口干鼻燥,睡眠受影响。
初诊:舌红少津,苔薄黄干,脉细略数。
诊断:燥邪伤肺证(外感燥邪未尽,内因熬夜伤阴)。
治法:清宣温燥,润肺止咳。
处方:桑杏汤加减。
方药:桑叶 10g, 杏仁 10g, 北沙参 15g, 浙贝母 10g,栀子皮 6g, 梨皮 15g, 麦冬 12g, 玉竹 10g,木蝴蝶 6g, 蜜枇杷叶 12g, 生甘草 5g
医嘱:忌食辛辣、油炸、冰冷食物;空调温度勿过低;保证充足睡眠;多喝温水或蜂蜜水。
结果:服药3剂后,陈女士反馈咽痒、口干明显减轻,夜间咳嗽减少。服完7剂,干咳基本停止,咽喉舒适,睡眠改善,声音恢复清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