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得过湿疹的人都知道,反反复复“打交道”是常有的事,发起病来流黄水、瘙痒不适,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。为什么湿疹容易反复发作呢?
湿疹的发病是内外多因素作用的结果,但究其根本原因,脾胃功能异常是“罪魁祸首”!
中医学理论认为,脾胃就像我们身体的 “后勤部长”,负责运化水湿。要是脾胃功能不好,水湿就会在体内越积越多,变成湿邪。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皮肤科专家丘保润表示,若平时饮食不注意,吃太多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的食物,或者爱喝酒,都会伤害脾胃,让湿浊在体内滋生。
若心情不好,肝气郁结,还会 “欺负” 脾胃,影响它的正常工作,进而引发湿邪。
再加上夏天又热又潮,人体毛孔张开,风湿热邪很容易乘虚而入,刺激皮肤,引发湿疹。
而且湿邪特别顽固,时间久了还会耗伤阴血,让皮肤得不到滋养,导致湿疹反复发作。
中医的治疗思路是“顺应”,是看清疾病背后的本质,协助身体排病。
湿疹原因众多,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讲,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湿邪,湿邪聚集久了还会生热,所以还有热邪助纣为虐,湿和热狼狈为奸,聚于皮肤,就容易生红疹子,现在医学给这些疹子起了湿疹,过敏性皮炎,神经性皮炎,丘疹,红斑,疱疹等等五花八门的病名,但是病因都是一样的,总结起来就四个字:湿热蕴结。
所以,多数湿疹问题,从除湿清热入手,就能轻松解决了,那用什么方呢?别急,有一首湿疹验方,名为除湿止痒汤。此方创立以来,康复顽固湿疹,皮炎等皮肤病患无数,故为验方。
除湿止痒汤方:白鲜皮30克,地肤子9克,苦参9克,土茯苓30克,徐长卿15克,生地20克,丹皮9克,生甘草3克。水煎温服,每日1剂,早晚各服1次。
湿疹皮炎根在湿邪,所以除湿才是断根之法,为了除湿方中用到了白鲜皮,苦参,地肤子,土茯苓,以及徐长卿。
诸药合用,共奏清热除湿、祛风止痒之功。湿疹,神经性皮炎,过敏性皮炎等,只要辨证为湿热内蕴的,症见红斑,丘疹,疱疹,结痂,脱屑,伴有瘙痒,舌红,苔薄白,脉象弦滑或细数,皆可大胆活用此方。
患者,男,55岁。
自诉:患者于半月前双下肢开始出现红斑、丘疹伴瘙痒,夜晚痒甚,搔抓后局部渗液,过敏皮疹范围逐渐扩大,渐延及腰背部及双上肢。
辨证:湿疹(脾虚心火证)。
治法:健脾清心,利湿止痒。
处方:茯苓20g、白术15g、生薏仁30g、灯心花5扎、淡竹叶15g、鱼腥草20g、白鲜皮15g、徐长卿15g、生地黄20g、丹皮20g、牡蛎30g(先煎)、甘草5g,7剂,水煎内服,每日1剂。
其他治疗:消炎止痒洗剂外洗(苦参、地榆、大飞扬等),每日一次。
二诊:服药7剂,瘙痒减轻,皮疹颜色变淡,睡眠仍较差。上方将茯苓改为茯神,加白蒺藜15g,继服7剂,皮损基本消失,临床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