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你是否加班到深夜浑身发沉,亲密时刻却“力不从心”?明明才四十出头,却总在关键时刻“掉链子”?阳痿成了不少男性的“心病”,这要怎么调理?

阳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阳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,从二十多岁的职场新人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。新加坡贡方堂TCM男科专家丘保润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总结出最易诱发阳痿的4个原因,快看看你中了几个?
1. 长期熬夜:熬走的不只是精神,还有肾气
中医说“人卧则血归于肝,肾主藏精”,凌晨1-3点是肝经当令,3-5点是肾经当令,这时候不睡,肝肾就没法好好“休养”。很多程序员、创业者天天熬到后半夜,一开始只是白天犯困,慢慢就会发现体力下降,亲密时刻力不从心。丘医生见过最年轻的患者才26岁,每天凌晨2点才睡,确诊时肾气已明显亏虚,“年轻人总觉得身体耐燥,却不知道熬夜是在慢性耗肾,等出现问题就晚了”。
2. 情绪高压:焦虑抑郁,堵了“气血通路”
现代男性压力山大——房贷要还、孩子要养、工作要拼,长期处于焦虑、紧张状态,中医称之为“肝气郁结”。肝主疏泄,负责调畅全身气血,肝气一堵,气血就送不到下焦,阴茎海绵体充血不足,自然就会出现勃起困难。新加坡某金融公司的王经理就是如此,连续3个月冲刺项目后,不仅失眠多梦,还出现了阳痿症状,“越担心越不行,陷入了恶性循环”。
3. 纵欲或久坐:过度消耗与气血瘀滞的双重伤害
有的年轻人仗着年轻放纵欲望,有的则因工作久坐不动,这两种习惯都伤肾。纵欲会直接耗伤肾精,就像不断透支的银行卡,早晚有“余额不足”的一天;而久坐会让盆腔充血,气血瘀滞在下焦,阴茎得不到充足滋养,慢慢就会“罢工”。丘医生提醒,办公室人群每坐1小时,一定要起来活动5分钟,别让椅子成了“伤肾利器”。
4. 阴阳失衡:虚火上炎,真阳不足
很多人觉得阳痿就是“阳虚”,盲目吃鹿茸、人参等大补的东西,结果越补越上火,症状反而加重。丘医生解释,现代男性多是“阴阳两虚”——长期熬夜、压力大耗伤肾阴,而生冷饮食、贪凉吹空调又损伤肾阳,阴虚生虚火,阳虚动力不足,双重问题导致阳痿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补完后口干舌燥、失眠,就是没辨对证型。
别把阳痿当小事,这些表现要警惕
勃起硬度下降:从“坚硬如石”变成“软绵无力”;
勃起维持时间短:没完成亲密行为就提前疲软,且频繁发生;
伴随症状明显:同时出现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或手脚心发热、失眠多梦、尿频尿急等;
情绪影响大:因为担心“表现不好”,刻意回避亲密关系,甚至出现自卑、抑郁情绪。

阳痿硬不起来中医怎么调理?
在新加坡贡方堂TCM,丘保润医师的“内调方剂+外用药油”组合,是调理阳痿的特色方案。他说:“阳痿要‘调本’加‘助势’,内调肝肾补气血,外通经络助勃起,才能快速见效不反复。”
内调核心:二仙汤,平衡阴阳补肝肾
二仙汤由仙茅、仙灵脾、当归、巴戟天、黄柏、知母组成。
方中仙茅、仙灵脾是“温肾主力”,能温补肾阳、强筋健骨,给身体提供“动力”;巴戟天温而不燥,辅助二仙增强温阳效果;当归养血活血,让气血能顺畅送到下焦;最关键的是知母、黄柏,能滋肾阴、泻虚火,避免仙茅、仙灵脾过于燥热,做到“补而不燥”。
加减妙用:肾阴亏虚明显的,加熟地黄、女贞子滋阴;肝气郁结的,加柴胡、香附疏肝理气;气血瘀滞的,加桃仁、红花活血通络;有失眠多梦的症状,就在二仙汤基础上加了酸枣仁、远志。

外助关键:贡方堂金圣油,快速通经络助勃起
贡方堂金圣油精选多种活血通络、温肾助阳的中草药精华,通过局部涂抹和按摩,药性能快速渗透皮肤,直接作用于宗筋和周边经络,起到温通经脉、激发阳气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。
用法:每日取适量于掌心搓热,然后敷于腰骶部(八髎穴)及下腹部,轻轻按摩至吸收。亦可按说明涂抹于关键部位。

医案
患者:林先生,38岁。
主诉:为了谈业务,每天陪客户喝酒到半夜,烟不离手,压力大到失眠。1年前开始出现勃起困难,刚开始以为是累的,没当回事,后来越来越严重,甚至没法完成同房,偷偷买过壮阳药,吃了就头晕心慌,停药后更差,夫妻关系降到冰点。
初诊:舌苔黄腻,脉弦数,面色暗沉,自述平时口苦、阴囊潮湿,腰酸痛,。
辨证:肝郁气滞+湿热下注
治以:补肾疏肝祛湿。
内服方:二仙汤加减;仙茅9g、仙灵脾9g、巴戟天9g、当归6g、知母9g、黄柏6g、柴胡10g、茯苓15g、薏苡仁20g。7剂,每日1剂,水煎服,分两次温服。
外用:贡方堂金圣油,每晚睡前用金圣油涂抹按摩。
二诊:1周后口苦、阴囊潮湿的症状减轻,晚上能睡6小时,腰不那么酸了;效不更方,续服7剂。
三诊:2周后:勃起有改善,能完成同房,妻子反馈比之前好很多,信心明显增强;稍微调整药方,巩固调理。
结果:1个月后:勃起硬度稳定,同房时间延长,舌苔不腻了,面色也亮了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