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膝关节肿痛,这个听起来像是“老年病”的问题,如今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。无论是热爱运动的年轻人,还是为家庭忙碌的中老年朋友,都可能是它“偷袭”的对象。天气一转凉或者上下楼梯时,膝盖又酸又疼的,实在是令人苦恼!

膝关节肿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?
疼痛:初期为轻微酸痛,活动后加重,休息后减轻;后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钝痛、刺痛或灼痛。
肿胀:关节周围肿胀,按压时可出现凹陷。
僵硬: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僵硬,活动不便(“晨僵”)。
活动受限:屈伸不利,上下楼梯、下蹲困难,严重时甚至影响行走。
关节作响:活动时关节内有“咔咔”的摩擦声。
膝关节肿痛有哪几种类型?你属于哪种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膝关节肿痛的症状复杂多样,中医通过辨证将其分为不同类型。
风寒湿痹型:关节酸痛、肿胀,遇冷或阴雨天加重,得热则减。舌苔薄白。
湿热蕴结型:关节红肿热痛,疼痛剧烈,触摸有热感,可能伴有口渴、烦闷。舌苔黄腻。
瘀血阻络型:疼痛如针刺,痛处固定不移,夜间加重,关节活动不利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。
肝肾亏虚型:病程较长,膝关节酸软无力,伴有关节畸形(如O型腿、X型腿)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。多见于年老体弱者。

中医如何治疗?
1. 内治法
针对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型的膝关节肿痛,丘医师常用经典方独活寄生汤。
组成: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、细辛、秦艽、茯苓、肉桂心、防风、川芎、人参、甘草、当归、芍药、干地黄。
方解:独活——祛下焦风寒湿邪。细辛、肉桂心、秦艽、防风——助独活祛风散寒;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——补益肝肾,强筋健骨。当归、川芎、地黄、芍药(即四物汤)——养血活血;人参、茯苓、甘草——健脾益气。甘草——调和诸药。
功效:祛风湿,止痹痛,益肝肾,补气血。
2. 外治法
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,起效迅速,是治疗的关键环节。
针灸疗法:选取膝眼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梁丘、血海等穴位,疏通局部气血,缓解疼痛。
推拿按摩:松解膝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和筋膜,改善血液循环。
拔罐与刮痧:祛除风寒湿邪,活血化瘀。
中药外敷(膏药):这是最常用且效果显著的方法。一款优秀的膏药能直达病所,温经通络,消肿止痛。例如,源自新加坡的贡方堂御痛膏,便是此类产品的佼佼者。它精选了多种名贵中药材,通过古法熬制,药力强劲而温和,能有效渗透皮肤,针对风寒湿痹、瘀血阻络等原因引起的膝关节肿痛,起到显著的缓解和治疗作用。

医案
患者:陈女士,55岁,家庭主妇。
主诉:双膝关节肿痛3年余,每逢阴雨天气或吹空调后疼痛加剧,伴腰膝酸软,上下楼梯困难。
查体:膝关节轻度肿胀,按压酸痛,屈伸有摩擦音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辨证:风寒湿痹,肝肾亏虚。
治法:祛风散寒除湿,补益肝肾。
治疗方案:
内服方:独活寄生汤加减,每日一剂,水煎服。
外用方:建议其每日清洁膝关节后,涂抹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。该膏药能借助体温软化,持续释放药效,直达病灶,与内服汤剂内外合治,共奏温通消散之功。
针灸:每周针灸2次,取穴膝眼、阳陵泉、足三里等。
疗效:治疗两周后,陈女士诉关节肿痛明显减轻,晨僵时间缩短。连续治疗一月后,已可自如上下楼梯,遇天气变化亦无剧烈反应。嘱其继续涂抹贡方堂御痛膏以巩固疗效,并注意日常养护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