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在新加坡,潮湿闷热的天气几乎是标配,而随之而来的皮肤问题,比如湿疹,也成了很多人的烦恼。那种钻心的痒,以及越挠越严重、此起彼伏的小疹子,着实让人苦恼。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湿疹,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、炎症性皮肤病,在中医理论中,湿疹属于“湿疮”、“浸淫疮”、“血风疮”等范畴,认为其发病与人体内在的阴阳气血失调密切相关,而非简单的皮肤表面问题。

湿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?
湿疹的临床表现多样,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三期。
急性湿疹:起病急,皮肤上可出现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、丘疱疹或小水疱,基底潮红。由于搔抓,常形成明显的点状渗出糜烂面,浆液不断渗出。瘙痒剧烈,多发于头面、耳后、四肢远端等部位。
亚急性湿疹:当急性湿疹的炎症减轻后,或处理不当时,会进入亚急性阶段。此时皮损以小丘疹、结痂和鳞屑为主,仅有少量丘疱疹及糜烂,瘙痒仍较为明显。
慢性湿疹:多因急性、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。表现为皮肤增厚、浸润,棕红色或色素沉着,表面粗糙,覆以鳞屑,或因抓破而结痂。瘙痒呈阵发性,病情时轻时重,迁延数月或更久。
总而言之,“湿”是本病的关键。急性期以“湿热”为主;亚急性期多与“脾虚湿蕴”有关;慢性期则多为“血虚风燥,肌肤失养”。

中医如何治疗湿疹?
中医治疗湿疹强调“治外必本诸内”,遵循“辨证论治”的原则,内治与外治相结合。
1. 内治法
针对湿热下注所致的急性湿疹、足癣等,症见皮肤潮红、丘疹、水疱、糜烂、渗液,舌苔黄腻,丘医师常用经典方——萆薢渗湿汤,来源: 《疡科心得集》。
组成与功效:
萆薢: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,为君药。
薏苡仁、赤茯苓、滑石:甘淡渗湿,引导湿热从小便而出,为臣药。
黄柏、丹皮、泽泻: 黄柏清热燥湿;丹皮清热凉血;泽泻利水渗湿,共为佐药。
通草:清热利水,引药下行,为使药。
用法: 水煎服,一日一剂,分两次温服。
2. 外治法
外治法能直达病所,快速缓解症状。对于新加坡潮湿炎热的气候,一款高效温和的外用药膏至关重要。
新加坡贡方堂御肤膏,便是基于传统中医古方,结合现代制药工艺精制而成。其精选地道药材,如清热燥湿的黄柏、凉血解毒的紫草、杀虫止痒的地肤子以及活血消肿的冰片等,共同起到清热祛湿、解毒消炎、润肤止痒的功效。其膏体细腻,易于吸收,能有效针对急、慢性湿疹引起的红肿、渗液、干燥、脱屑及剧烈瘙痒,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屏障,且性质温和,适用于各类敏感肌肤。
3. 针灸与放血疗法
常选用曲池、血海、委中、三阴交等穴位,以清泄湿热、调和气血。对于急性湿疹,可在委中穴或耳尖点刺放血,以泻热解毒。

医案
患者:陈先生,35岁,新加坡人。
初诊:双手及肘窝处反复出现红斑、丘疹、瘙痒半年,加重一周。皮损处有少量渗液,因剧烈瘙痒导致夜不能寐,口干口苦,小便黄,舌红苔黄腻。
中医诊断:湿疮(湿热浸淫证)。
治疗:
内服中药:予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,7剂。以清肝胆实火,利下焦湿热。
外用:嘱其每日清洗患处后,涂抹新加坡贡方堂御肤膏,每日2-3次。
复诊:一周后,瘙痒明显减轻,夜间已能安睡。皮损处渗液已干,红斑颜色变淡。继续守方治疗,并坚持外用御肤膏。一个月后随访,皮损已基本消退,仅留少量色素沉着,未再复发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