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月经量多如决堤、贫血乏力、小腹坠胀......这些问题背后,可能都是子宫肌瘤在作祟,这要怎么办?

子宫肌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解释,子宫肌瘤属于“癥瘕”范畴,就像一块瘀堵在子宫里的“气血疙瘩”,大多是长期气血运行不畅、瘀滞成结形成的。
1.肝气郁结,气血堵成“疙瘩”:女性性子直,职场压力、家庭琐事一扎堆就容易生气。中医说“怒伤肝”,肝气一堵,气血运行就会变慢,就像河道淤塞一样,时间长了自然会在子宫里“堆”出肌瘤。很多患者来就诊时都有同款症状:爱叹气、脾气急,来月经时小腹胀得像鼓。
2.激素紊乱,给肌瘤“施肥”:子宫肌瘤是“激素依赖性”肿瘤,长期熬夜、乱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,或者经常吃外卖里的高激素养殖肉类,都会让体内激素失衡。丘医师见过最年轻的患者才26岁,就是因为天天喝奶茶、吃炸鸡,不到半年肌瘤就长到了3厘米。
3.痰湿内阻,瘀结难散:爱吃辣、爱喝汤容易滋生“痰湿”。痰湿和气血瘀滞缠在一起,就像给肌瘤裹上了“保护层”,让瘀结越来越顽固。这类患者往往平时痰多、大便黏腻,肌瘤摸起来也比较硬。
4.气血不足,子宫“无力排毒”:产后没坐好月子、月经量过多的女性,容易气血亏虚。子宫缺乏气血滋养,自我修复能力下降,瘀滞的垃圾排不出去,就容易形成肌瘤。很多患者会伴随头晕、手脚冰凉的症状,这就是气血不足的信号。
子宫肌瘤有什么症状?
月经异常:周期突然缩短(少于25天)、经期延长(超过7天),经量多到需要频繁换卫生巾,甚至出现血块;
腰腹不适:平时总觉得小腹坠胀,弯腰干活或久坐后更明显,部分人还会腰酸背痛,连带着臀部都不舒服;
腹部包块:肌瘤长到一定大小,平躺时能摸到下腹部有硬疙瘩,穿紧身衣时更明显;
排尿排便异常:肌瘤压迫膀胱会导致尿频,总往厕所跑;压迫直肠则会引起便秘,好几天解一次大便;
备孕困难:不少备孕女性迟迟怀不上,检查后才发现是肌瘤占据了子宫空间,影响了受精卵着床。

子宫肌瘤中医怎么调理?
中医治肌瘤,核心不是‘切’,而是‘散’。”丘保润医师说,她临床常用的国医大师验方清瘀化癥汤,具有清瘀毒、散结节、调气血的功效。
清瘀化癥汤由党参、制香附、生贯众、半枝莲、鬼箭羽、海藻、木馒头、天葵子、甘草、紫石英组成。
方中制香附疏肝理气、调畅气血,为化瘀开路;鬼箭羽、木馒头、生贯众三者合力,活血破瘀、散癥止血,其中鬼箭羽专于破血消癥,对子宫瘀结尤为对症;半枝莲、天葵子清热解毒,清解瘀久所生之毒;海藻味咸软坚,直击肌瘤硬结;党参补气健脾,避免化瘀伤正;紫石英温肾暖宫,兼顾肌瘤患者常伴的宫寒问题;甘草调和诸药,更与海藻相反相激,增强攻坚化瘤之力。全方攻补兼施,既清瘀散结,又护养子宫气血。

医案
患者:王女士,年龄37岁。
主诉:确诊为子宫肌瘤。
症状:患者性情急躁,平素月经前后不定期,夹血块,自觉时有烦躁不安,潮热盗汗。查B超提示“子宫肌瘤”,自发病以来未系统诊治,自诉一周前感下腹部肿胀,触之有块,今为求中医治疗。
初诊:下腹部肿胀,触之有块,自觉烦躁不安,纳眠欠佳,二便可,质紫暗,脉沉涩。
诊断:月经不调之瘀热互结证,治以破瘀泄热为法。
开方:清瘀化癥汤加减。14剂,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2次服用。
二诊:血块减少,潮热、烦躁缓解,继以破瘀泄热为法,增强活血、化瘀、消癥之功。效不更方继续巩固治疗。
结果:调理2个月后,月经正常,诸症消失,复查B超,子宫肌瘤较前缩小了很多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