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月经紊乱、失眠盗汗、情绪波动大,甚至不孕......这些本应在更年期出现的症状,却过早地找上了年轻女性。这可能是卵巢早衰在“敲门”!

卵巢早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卵巢就像女性的‘生命电池’,但它的耗损不是突然的,而是长期‘内耗’的结果。”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说,她接诊的卵巢早衰患者里,最年轻的才26岁,大多是把“亚健康信号”当成了“小毛病”。从中医角度看,根源逃不出这3种。
1.气血亏虚:卵巢的“营养断供”
这是最常见的原因,尤其爱找节食减肥、熬夜加班的姑娘。中医说“气血养卵巢”,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,节食会饿垮脾胃,熬夜会耗光气血,就像给电池“断了充电线”。这类人除了月经紊乱,还会面色苍白、嘴唇没血色,蹲久了站起来头晕眼黑,连指甲盖都泛着淡白。丘医师强调:“卵巢没了气血滋养,功能自然会‘缩水’,提前进入‘休眠期’。”
2.肝郁气滞:卵巢的“情绪枷锁”
职场压力大、爱生闷气的女性最容易中招。中医认为“肝主疏泄”,负责调畅全身气血,要是总憋着气,肝气就会像打结的绳子,气血没法顺畅送到卵巢。这类人的症状很有特点:月经前乳房胀痛、小腹胀气,情绪一激动就痛经,平时还爱叹气、失眠多梦,甚至出现黄褐斑。
3.肝肾亏虚:卵巢的“根基动摇”
多见于产后妈妈和35岁以上女性。中医说“肾藏精,肝藏血”,产后耗伤肾精,年纪增长肝肾机能下降,就像电池的“储电能力”变差了。这类人会有月经量越来越少、颜色偏暗,同时伴随腰膝酸软、脚跟疼,晚上起夜次数变多,头发也从发根开始变白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:卵巢可能提前"退休"
早期:月经周期紊乱(提前或推迟7天以上),经量减少(比平时少1/3),偶尔潮热、失眠,情绪波动大,这是调理的“黄金期”;
中期:月经周期延长到40-60天,经量只有原来的一半,潮热盗汗频繁(一天发作5-10次),记忆力下降,皮肤干燥松弛,性欲减退;
长期:闭经3个月以上,AMH值(卵巢储备功能指标)低于1.0ng/ml,出现骨质疏松、心悸,甚至不孕,调理难度会大大增加。

卵巢早衰中医怎么调理补救?
卵巢早衰的核心是‘气血不足、卵巢失养’,调理就得‘补气血、固根本’,而归脾汤就是宋代《济生方》里的‘养巢经典方’。”丘保润医师介绍,归脾汤看似是“养心脾”的方,实则能通过补脾胃、养气血,为卵巢“输送营养”,她会根据患者体质加减,让效果更精准。
归脾汤由白术、当归、茯苓、黄芪、远志、龙眼肉、酸枣仁、人参、木香、甘草、姜、枣组成。
方解
黄芪、人参、白术、甘草——健脾益气,重建"气血工厂"
当归、龙眼肉——补血养心,滋养胞宫土地
酸枣仁、远志、茯苓——宁心安神,改善睡眠质量
木香——理气醒脾,防止滋补腻胃
生姜、大枣——调和营卫,助药力发挥
"这个方子的精妙在于心脾同调。"丘医师解释说,"它既能健脾胃以生血,又能养心血以安神。当气血充足,心神安定,月经自然如期而至。"
加减妙用:气血亏虚重的加黄芪、熟地,增强补血力度;肝郁的加柴胡、郁金,解开‘情绪枷锁’;肝肾亏虚的加女贞子、墨旱莲,巩固卵巢‘根基’。

医案
患者:张女士,26岁。
主诉:今年3月,她的月经突然停了,潮热盗汗缠上她,晚上根本没法睡,皮肤也变得粗糙发黄,去医院查AMH值只有0.6ng/ml,诊断为卵巢早衰。吃了1个月西药没来月经。
初诊:
舌淡苔薄、脉细弱。
判断:重度气血亏虚+轻度肝郁。
开方:归脾汤加减,加了黄芪和柴胡。7剂,每日1剂,早晚服用。
医嘱:同时嘱咐她停掉沙拉,每天吃3颗红枣、1把枸杞,睡前泡脚10分钟放松情绪。
二诊:喝了1周后,张女士的潮热次数从每天8次降到3次,能睡够6小时了;稍微调整药方,继续调理。
结果:1个月后,她的月经来了,量虽然不多,但颜色很鲜红;2个月后,AMH值升到1.5ng/ml,月经周期在28天,量多了,皮肤也恢复了光泽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