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你是否每次来月经都痛到脸色发白、冒冷汗、呕吐、必须吃止痛药才能熬过去?这是顽固性痛经要怎么办?

顽固性痛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指出:严重的痛经绝对不是正常现象!这是身体在通过疼痛向我们发出重要信号。她形象地把子宫比作一个"房间",分析了三种最常见的"故障类型"。
1.宫寒型——房间变成了"冰窖"
"这是最常见的一种。现在很多姑娘爱喝冷饮、穿露脐装,夏天整天待在空调房,导致寒邪侵入胞宫。血遇寒则凝,经血想要排出时,就像冰块要通过狭窄的管道,自然会引发剧烈疼痛。这种疼痛得温则减,小腹发凉。"
2.气滞血瘀型——房间"堵车"了
"长期压力大、爱生闷气的女性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气不行则血不行,经血排出不畅,堵在子宫里,'不通则痛'。这种疼痛以胀痛为主,而且疼痛的位置会跑来跑去。"
3.气血虚弱型——房间"动力不足"
"有些女性本身气血不足,子宫推动经血排出的力量不够,经血排出无力也会导致疼痛。这种疼痛是隐痛,揉按会觉得舒服些,同时会感觉特别疲劳。"
丘医师特别强调:"很多女性从青春期就开始痛经,一痛就是十几年,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,一定要及早调理。"

顽固性痛经中医怎么治疗
顽固性痛经要‘内外兼修’,光靠吃药调理内部还不够,得搭配外用膏剂缓解当下疼痛,这样效果才又快又稳。”丘保润医师介绍,她临床最常用的就是“温经汤+贡方堂御痛膏”的组合,尤其适合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型痛经。
温经汤出自《金匮要略》,流传千年,专门调理寒凝血瘀、冲任失调引起的顽固性痛经,既能温散子宫寒气,又能活血化瘀,让经血顺畅排出。
温经汤由吴茱萸、麦冬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人参、桂枝、阿胶、牡丹皮、生姜、甘草、半夏组成。
"如果把子宫比作一个需要定期清扫的房间,吴茱萸、桂枝就像是打开了房间的暖气,驱散寒气;当归、川芎、芍药是专业的清洁团队,负责活血化瘀,把淤积的垃圾清理出去;人参、甘草、生姜是后勤保障,为身体补充能量;麦冬、丹皮则是调节器,防止温燥太过。"
"全方既温经散寒,又养血活血,还能益气健脾,可以说是全方位地重建了子宫的健康环境。"

贡方堂御痛膏是专门为痛经研发的外用膏剂,刚好弥补内服中药起效稍慢的特点。它以艾叶、肉桂、生姜等温热药材为核心,再配上乳香、没药活血止痛,采用透皮吸收技术,敷在小腹部能快速渗透,温热感顺着皮肤直达子宫,几分钟就能缓解胀痛。经期前3天开始敷,每天1次,既能预防痛经发作,也能在疼痛时快速止痛,而且不含激素,温和不刺激,敏感肌肤也能用。
“内服温经汤从根上调理气血、驱散寒气,外用御痛膏即时缓解疼痛、温暖子宫,内外协同,才能把顽固性痛经彻底调理好。”丘医师强调,这也是她临床中很多患者能摆脱止痛药的关键。

医案
患者:陈女士,25岁。
主诉:从17岁初潮就开始痛经,属于典型的顽固性痛经——每次来例假前2天就开始小腹胀痛,经期第一天疼得最厉害,蜷在床上动弹不得,必须吃强效止痛药才能缓解,经血颜色暗,还带着不少小血块。她试过喝红糖姜茶、贴暖宫贴,都只能暂时缓解。
初诊:舌淡苔白、脉沉紧。
判断:寒凝血瘀型顽固性痛经。
开方:温经汤加减;在原方基础上加了艾叶、香附。并在疼痛发作时配合使用御痛膏。
医嘱:停掉冰饮、露脐装,每天用艾叶水泡脚15分钟。
结果:服用第一个月经周期,就明显感觉疼痛减轻了,不用吃强效止痛药,只靠暖水袋就能扛过去;第二个周期,小腹胀痛的时间缩短到1天,经血里的血块也少了;第三个周期,痛经基本消失,只是经期第一天有点轻微坠胀感,经血颜色也变得鲜红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