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穿衣伸手臂时一阵刺痛,梳头举不到最高点,夜里一不小心压到肩膀就能痛醒……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扰,可能正是俗称的“五十肩”发出的信号。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“五十肩”,医学上称为“肩关节周围炎”,因其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而得名。它就像肩膀突然被“冻住”了一样,故又名“冻结肩”。在中医学里,它归属于“痹证”范畴,具体为“肩痹”或“漏肩风”。

五十肩的典型症状有哪些?
五十肩的进展通常分为三个时期,症状各有侧重:
疼痛期:
剧烈疼痛: 肩部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酸痛、钝痛,夜间疼痛加剧,甚者能被痛醒,翻身压到患侧时疼痛瞬间加剧。
活动受限初现: 因疼痛,肩膀活动开始受限,如上举、后伸、外展等动作感到困难。
僵硬期:
活动严重受限: 此期疼痛可能稍有减轻,但肩关节活动范围达到最低点,仿佛被胶水粘住。患者无法梳头、洗脸、穿衣、挠背,生活自理能力大受影响。
肌肉萎缩: 由于长期活动减少,肩周肌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。
缓解期:
功能逐渐恢复: 随着炎症消退,肩关节的活动度会缓慢地、自然地恢复,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一两年。

中医如何治疗?
中医治疗五十肩强调整体调节与局部治疗相结合,以“活血通络、散寒除湿、补益肝肾”为基本原则。
1. 内治法:丘医师常用经典方剂——蠲痹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
蠲痹汤是治疗风痹的经典方,而桃红四物汤擅长活血化瘀,两方合用,正中五十肩病机。
组方原理: 益气活血,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。
详细方解:
君药: 黄芪 - 大补元气,气行则血行;当归 - 养血活血,为血中之气药。
臣药: 羌活、防风 - 祛风散寒,善走上肢;姜黄 - 破血行气,通经止痛,为治疗肩臂疼痛的要药。
佐药: 桃仁、红花 - 活血化瘀,通利经脉;白芍、甘草 - 酸甘化阴,缓急止痛。
使药: 甘草 - 调和诸药。
临证加减:
寒邪重,冷痛剧烈者,加 制川乌、细辛 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。
湿邪重,肩部沉重酸困者,加 薏苡仁、苍术 以健脾燥湿。
肝肾亏虚明显,腰膝酸软者,加 桑寄生、杜仲 以补益肝肾。
2. 外治法:
针灸治疗: 选取肩髃、肩髎、肩贞、臂臑、阿是穴等局部穴位,配合远端的条口透承山穴,能迅速疏通经络,缓解疼痛。
推拿按摩: 通过专业的滚、按、揉、拿、摇等手法,松解肩关节周围粘连的软组织,扩大关节活动范围。注意: 急性疼痛期手法宜轻柔,僵硬期可适当加重。
外用良方——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:
在康复期和日常养护中,外用药膏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依据中医“透皮吸收”理论,精选雷公藤、透骨草、红花、冰片等多味具有强力祛风除湿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功效的草本成分。
使用方法: 清洁肩部后,取适量御痛膏均匀涂抹于疼痛及僵硬处,用指腹轻轻打圈按摩2-3分钟,直至局部产生温热感。每日2-3次。其药效能直达病所,有效缓解肩关节的冷痛、僵硬感,促进气血循环,加速恢复。

医案
患者:林女士,52岁。
病史: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4个月。自述因夏季长期吹空调后发病,夜间痛甚,影响睡眠。近期无法自行穿脱外套,梳头困难。
查体:右肩关节周围广泛压痛,肩前、后部肌肉紧张。上举120°,外展70°,后伸仅能触及骶尾部。舌质暗,有瘀点,苔薄白,脉弦紧。
诊断:肩痹(气滞血瘀,风寒袭络型)。
治疗:
内服:蠲痹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,每日一剂。针灸推拿: 每周3次,松解粘连。
外用: 嘱其每日坚持涂抹并按摩新加坡贡方堂御痛膏。
反馈:一周后夜间疼痛显著减轻,已能安睡。两周后疼痛基本控制,肩关节活动度改善,上举可达150°,可自行穿衣。
一月后随访: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,仅在大幅度活动时稍有牵拉感。嘱其继续功能锻炼并使用御痛膏巩固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