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你有没有试过身上突然这里红一片,那里肿一片,痒得钻心,像被无数只小蚂蚁啃咬,越抓越痒,越痒越抓,形状还千变万化?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情况,那可能就是被荨麻疹缠上了,中医也叫 “风疹块” 或者 “瘾疹”,它来无影去无踪,可能一顿海鲜、一次吹风、甚至一次情绪波动,它就找上门了,真是苦不堪言!

荨麻疹的典型症状有哪些?
基本皮损: 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、形状不一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,境界清楚。
核心症状: 剧烈瘙痒。
发作特点: 风团时起时消,发无定处,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。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,但可能此起彼伏。
伴随症状: 严重者可伴有血管性水肿(如嘴唇、眼睑肿胀),或出现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全身症状。极少数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,导致呼吸困难,属急症。
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荨麻疹的核心病邪是 “风” 。“风者,善行而数变”,这完美解释了荨麻疹的特点:发作快、位置游走不定、时隐时现。这个“风”是怎么来的呢?它不是凭空出现的,而是我们身体内部失衡的产物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外感风邪:因卫气不足,风寒或风热侵袭皮肤,正邪相争发为风团。
风寒型:风团色淡白,遇冷加重。
风热型:风团色红灼痒,遇热加重。
肠胃湿热:饮食不节致湿热内生,化“内风”发于肌肤。
血虚风燥:多见于慢性患者,阴血亏虚生风化燥,表现为干燥剧痒、夜间加重。
情志内伤:情绪不畅致肝郁化火生风,发作与情绪波动直接相关。

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?
中医治疗荨麻疹绝非“一方治百病”,而是严格遵循 “辨证论治” 原则,针对不同证型,施以不同治法。对于缠绵难愈的慢性荨麻疹,丘医师推荐大家一个经典的养血祛风方——当归饮子,它主要针对的就是 “血虚风燥” 这个核心病机。主要症状:荨麻疹反复发作,迁延数月甚至数年,午后或夜间瘙痒加剧,皮疹颜色淡红或不红,抓挠后可能会有皮屑。伴有口干、心悸、睡眠差、面色苍白或萎黄、舌淡苔白。
方剂解析:
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生地黄:当归补血活血,川芎行气活血,白芍敛阴养血,生地黄滋阴凉血。四药合用,把亏虚的阴血补上来,从根源上解决“燥”的问题。
何首乌、黄芪:何首乌滋补肝肾精血,能让养血的效果更深层;黄芪是补一身之气,气足了才能推动血液生成和运行,也能固护卫表,抵御外邪。
荆芥、防风、刺蒺藜、白鲜皮:荆芥、防风负责疏散残留的微风;刺蒺藜、白鲜皮是止痒的猛将,专门清解皮肤的风热湿毒,直接缓解瘙痒症状。
甘草:调和诸药。
这个方子的精妙之处在于 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 。它不是一味地去“捕风”,而是通过滋养血液、让血脉充盈流畅,燥风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,从而不治自消。

医案
患者:胡女士,32岁。患荨麻疹3年,反复发作。
病史:风团色淡红,夜间瘙痒尤甚,影响睡眠。平素面色无华,头晕乏力,月经量少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。
辨证:血虚不能濡养肌肤,化燥生风。
治法:养血祛风,滋阴润燥。
方药:当归饮子加减。
反馈:服药7剂后,瘙痒明显减轻,风团发作频率减少。守方再进14剂,诸症基本平息。嘱其继续服用中成药归脾丸调理善后,并注意饮食起居。随访半年未复发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