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“下面”总是感觉不舒服,白带异常、异味、瘙痒反反复复,去医院检查用药后好转,但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——这可能是很多女性难以言说的痛。说起妇科炎症反复发作,好多女性都有一肚子苦水:痒起来坐立难安,异味让人尴尬又自卑,药没少用,罪没少受,可它就是阴魂不散!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种‘好了犯,犯了好’的绝望循环,那么今天这篇文章你一定要仔细看看。

常见的妇科炎症有哪些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中医将妇科炎症主要归属于 “带下病” 和 “阴痒” 的范畴。根据现代医学分类,常见的几种有:
阴道炎:
细菌性阴道病:白带增多,呈灰白色、稀薄状,有明显的鱼腥味。
霉菌性阴道炎(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):典型症状是外阴剧烈瘙痒、灼痛,白带呈豆渣样或凝乳块状。
滴虫性阴道炎:白带呈黄绿色、泡沫状,有臭味,可伴有外阴瘙痒和尿频、尿痛。
宫颈炎: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、呈脓性,同房后出血,或伴有腰骶部酸痛、下腹坠痛。
盆腔炎:病情较上两者更重,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、发热、带下量多色黄,慢性期则多为下腹隐痛、腰酸痛,常在劳累、同房后或月经前后加重。

中医如何治疗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?
中医认为,本病的发生主要与 “湿、热、毒” 邪气侵犯胞宫、阴窍有关,但其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“内虚” ,主要是脾、肾、肝三脏功能失调。中医治疗的核心原则是: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。
急性发作期:以 “清热、利湿、解毒、杀虫” 为主,强力祛除病邪,快速缓解症状。
缓解期/慢性期:以 “健脾、补肾、疏肝” 为主,辅以利湿,从根本上改善体内的“湿热”环境,增强自身抵抗力,防止复发。
治疗方法包括内服中药、中药外洗、针灸、艾灸等,常根据证型灵活组合。
对于不同类型的带下病,今天丘医师给大家带来经典方剂详解——完带汤与止带方加减。
用于脾虚湿盛型(白带量多、色白、质稀)的经典方:完带汤,方剂来源:《傅青主女科》。
主治:脾虚肝郁,湿浊下注所致的带下病。症见带下色白或淡黄,清稀无臭,淋漓不止,面色㿠白,倦怠乏力,食少便溏,舌淡苔白,脉缓或濡弱。治法:补脾疏肝,化湿止带。此方特点是“重补脾、轻疏肝”,通过强大的健脾力量将水湿运化掉,同时稍佐疏肝之药,治本为主,是治疗虚性带下的代表方。组成与方义:白术(30g)、山药(30g):为君药,重用以健脾益气,燥湿止带。人参(6g):补中益气,助脾运化。苍术(9g):燥湿运脾,增强祛湿之力。陈皮(6g)、车前子(9g):理气行滞,利水渗湿,使湿浊从小便而去。柴胡(6g)、白芍(15g):疏肝解郁,柔肝养血,防止肝木克脾土。黑荆芥(6g):入血分,祛风胜湿。甘草(3g):调和诸药。
用于湿热下注型(白带黄稠、异味、瘙痒)的经典方:止带方,方剂来源:《世补斋医书》。
主治:湿热下注,带下黄稠,腥臭,外阴瘙痒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。治法:清热利湿,止带杀虫。此方集清热利湿药于一体,力量较强,专攻下焦湿热,是治疗急性、实性妇科炎症的常用方。组成与方义:猪苓(9g)、茯苓(9g)、车前子(12g):利水渗湿,给邪以出路。泽泻(9g):甘淡渗湿,引湿热下行。茵陈(15g):清利肝胆湿热。黄柏(9g)、栀子(9g)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是消炎杀菌的要药。丹皮(9g)、赤芍(12g):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,改善局部充血炎症。牛膝(9g):引药下行,直达病所。
注意:临床使用时,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减。例如,针对霉菌性阴道炎的难愈性,可加 “杀虫止痒” 的药如苦参、蛇床子、白鲜皮;针对滴虫,可加百部、鹤虱等。

医案
患者:王女士,32岁,因“反复外阴瘙痒、白带异常2年,加重1周”就诊。
病史:近2年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,每次使用栓剂后好转,但每逢劳累、月经前后或吃甜食后易复发。刻下:外阴瘙痒灼热,白带量多、色黄、呈豆渣样,心烦口苦,胸胁胀闷,小便黄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诊断:带下病(肝经湿热下注证)。
治法:清肝利湿,解毒杀虫。
方药:止带方合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二诊:用药后瘙痒灼热感大减,白带量减少,颜色转淡。舌苔较前变薄。内服方去龙胆草、栀子,加白术15g、茯苓15g以健脾固本,防止苦寒伤胃。继续调理2周。
反馈:嘱其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。3个月内未再复发,自觉体质改善,精力较前充沛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