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在新加坡这个湿热的地方,手指关节痛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问题,但现在在年轻群体中也日益多见,早上起来手指僵硬掰不开,下雨天时更是酸痛难受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!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在中医看来,关节是“筋之所聚,骨之所束”,与气血、脏腑功能密切相关。

手指关节痛症状有哪些?
晨僵超过30分钟,握拳困难
关节红肿热痛,阴雨天加重
活动时有“咔嗒”异响,严重变形
伴随腕、肘关节联动疼痛
高危人群:
长期泡冷水、空调房工作者
更年期女性(雌激素下降加速软骨退化)
类风湿因子阳性人群
手指关节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1.外感邪气
风寒湿痹:因风、寒、湿邪侵袭所致。
风胜:疼痛游走。
寒胜:冷痛剧痛,得热则缓。
湿胜:酸痛重着,晨僵。
风湿热痹:因湿热蕴结所致,表现为关节红、肿、热、痛。
2.痰瘀互结
病久不愈,痰湿与瘀血互结,阻塞关节,导致关节肿胀、变形、剧痛、活动受限或有结节。
3.肝肾亏虚
肝血虚则筋失所养,关节屈伸不利;肾精亏则骨失所充,骨骼变形;气血虚则关节酸痛无力,劳累加重。

中医如何治疗?
针灸:疏通局部经络气血,取穴如八邪、合谷、外关、阿是穴等,能迅速缓解疼痛。
艾灸:尤其适用于寒湿和虚证,通过温热的刺激温经散寒、活血通络。
中药熏洗:将活血通络的中药煎汤,趁热熏洗患处,使药力直达病所。
推拿按摩:松解关节周围紧张的筋肉,促进血液循环。
中医除了以上这些外治法,还可内服中药,今天丘医师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个经典方:桂枝芍药知母汤。
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,是治疗风湿历节的千古名方,尤其适用于风寒湿邪偏重,且有轻微化热倾向的复杂病证。
组成:
桂枝(12g)、附子(炮,9g):温经散寒,通阳止痛。为君药,祛除寒湿之邪。
麻黄(6g)、防风(9g)、白术(15g):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。麻黄开泄腠理,防风祛风,白术健脾燥湿,共同为臣。
芍药(9g)、知母(9g):养血柔筋,清热滋阴。本方精妙之处在于此二药。芍药配桂枝,调和营卫;知母性寒,可制约桂枝、附子等大温大热之药的燥性,并能清解因邪气郁久所化之微热。为佐药。
生姜(15g)、甘草(6g):生姜助桂枝、附子温散,甘草调和诸药,为使药。
方解:
本方集温散、祛风、除湿、养阴、清热于一体,体现了张仲景“寒温并用,攻补兼施”的组方思想。它既能强力驱散风寒湿邪以治标,又能照顾到人体正气和可能出现的化热倾向,防止温燥药物伤阴,是治疗寒热错杂型痹证的典范。
临床加减应用:
寒邪重,疼痛剧烈:加 制川乌、细辛 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。
湿邪重,肿胀明显:加 薏苡仁、苍术 以加强健脾渗湿。
瘀血明显,关节刺痛有结节:加 桃仁、红花、全蝎 以活血破瘀,搜风通络。
肝肾不足,腰膝酸软:加 杜仲、桑寄生、牛膝 以补益肝肾,强筋健骨。

医案
患者:王女士,52岁,退休教师。
主诉:双手指关节肿痛、晨僵2年余,加重1个月。
现病史:患者双手多个指间关节肿胀、冷痛,遇冷水及阴雨天疼痛加剧,晨僵约持续1小时。伴有轻微发热感,但畏寒喜暖。曾确诊“类风湿关节炎”,服用西药效果不佳。
查体:双手指关节梭形肿胀,触之不温,但局部肤色稍红。舌质淡红偏暗,苔白微腻,脉弦紧。
辨证:风寒湿痹,郁久稍有化热(寒热错杂)。
治法:祛风散寒,除湿通络,佐以清热。
方药: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。
反馈:服药7剂后,患者诉关节冷痛明显减轻,晨僵时间缩短至半小时。原方继服14剂,关节肿胀基本消退,活动度改善。后以本方为基础制成丸剂缓图,随访半年病情稳定。
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