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有没有发现,人一旦上了年纪,或者年轻时候不注意,膝盖就总爱找麻烦,酸疼酸疼的,上下楼都费劲,特别是运动过后。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膝关节疼痛,中医称之为“痹证”或“膝痹”,多与“风寒湿邪”侵袭、气血不通、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。
膝关节疼痛分为几种不同类型,看看你是哪种?
风寒湿痹型
症状:膝关节酸痛、沉重,遇阴雨天或寒冷加重,得热则减。疼痛可能游走不定(风重),或固定不移、像有重物附着(湿重),或疼痛剧烈如针刺(寒重)。关节屈伸不便。
风湿热痹型
症状:膝关节红、肿、热、痛,疼痛剧烈,触摸时感觉发热,冷敷后可缓解。可能伴有身体发热、口渴、烦躁不安
肝肾亏虚型
症状:膝关节隐隐作痛,酸痛无力,久站、久行后加重。常伴有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、眼花乏力。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久病体弱者。
瘀血阻络型
症状:疼痛如针刺、刀割,痛处固定不移,夜间痛甚。关节活动可能受限,或有外伤史。
中医如何治疗?
1,中药内服,丘医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款针对腿膝肿痛的经典方。
独活寄生汤(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)
适用:肝肾两亏,气血不足之风寒湿痹。是治疗膝痹最经典的方剂之一。
组成:独活、桑寄生、杜仲、牛膝、细辛、秦艽、茯苓、肉桂心、防风、川芎、人参、甘草、当归、芍药、干地黄。
功效:祛风湿,止痹痛,益肝肾,补气血。
薏苡仁汤(出自《类证治裁》)
适用:风湿热痹型的膝关节肿痛。
组成:薏苡仁、苍术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麻黄、桂枝、制川乌、当归、川芎、生姜、甘草。
功效:利湿清热,通络止痛。
另外还有一些外治法能直接作用于患处,起效迅速,是治疗膝痛的重要手段。
针灸: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止痛效果显著。常用穴位有:犊鼻、膝眼、阳陵泉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梁丘、血海等。
艾灸:尤其适用于风寒湿痹和肝肾亏虚型。借助艾绒的温热效应温通经络、驱散寒邪。常用灸位同上。
推拿按摩:松解膝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疼痛。手法需轻柔,切忌暴力。
拔罐:通过在膝部及相关经络拔罐,可以祛风散寒、活血化瘀。
日常生活注意事项
注意保暖:避免膝关节受风寒湿邪侵袭,夏天空调不要直吹,冬天可佩戴护膝。
适度运动:以不负重的运动为主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、仰卧抬腿等,增强肌肉力量以稳定关节。避免爬山、爬楼、深蹲等加重膝盖负担的活动。
控制体重:减轻体重能极大降低膝关节的负荷。
合理膳食:多食用补益肝肾、强筋健骨的食物,如黑豆、核桃、枸杞、牛筋、蹄筋等。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。
避免久坐久站: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,应定时活动关节。
医案
患者:张女士,55岁。
主诉:双侧膝关节反复酸痛3年余,遇冷及阴雨天加重,伴有腰酸乏力。
查体:膝关节无红肿,按压有酸胀感,屈伸时有摩擦音。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辨证:肝肾亏虚,风寒湿痹。
治法:补益肝肾,祛风散寒除湿。
治疗:
内服方药: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加减(如去掉细辛,加重杜仲、桑寄生用量)。连续服用14剂。
外治:每周进行2次针灸和艾灸治疗。
反馈: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,腰酸乏力改善。嘱其继续注意保暖和适度锻炼,可长期服用健步虎潜丸等中成药以巩固疗效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