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现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深受鼻炎的困扰,日常生活中总是喷嚏不断,晚上连觉都睡不好,鼻塞严重的时候甚至连带头都痛起来了,令人十分困恼!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表示,鼻炎是一种以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鼻痒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证,中医称之为“鼻鼽”、“鼻渊”或“鼻窒”,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。
鼻炎常见症状和类型有哪些?
主要症状:鼻塞(交替性/持续性)、流涕(清稀或粘稠)、阵发性喷嚏、鼻内发痒。
伴随症状:嗅觉减退、头痛头昏、耳鸣耳闷、咽喉不适、咳嗽等。
风寒外袭型: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急性发作。鼻塞严重,喷嚏频作,流大量清涕,常伴有畏寒、头痛、无汗。舌苔薄白。
肺脾气虚型:最常见于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。鼻塞时轻时重,鼻涕清稀或粘白,遇风冷易发作。伴有气短乏力、懒言、食欲不振、易感冒。舌淡胖有齿痕。
肝胆郁热型:相当于化脓性鼻窦炎。鼻塞、流黄稠脓涕、量多、有臭味,伴有头痛、口苦咽干。舌红,苔黄腻。
肾阳亏虚型:多见于常年性鼻炎或年老体弱者。鼻塞、清涕难止,早晚加重,伴有畏寒肢冷、腰膝酸软、夜尿多。舌淡苔白。
针对鼻炎,中医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手段?
针灸治疗:常用穴位如迎香、印堂、鼻通、合谷、足三里、肺俞等,能有效通利鼻窍、补益肺脾。
穴位贴敷(三伏贴/三九贴):于特定时节,将辛温散寒的药物贴敷于背俞穴,激发阳气,提高抗病能力。
推拿按摩:自行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、鼻唇沟处的鼻通穴,可缓解鼻塞。
中药内服:今天丘医师给大家介绍几款治疗鼻炎的经典方剂。
苍耳子散(《济生方》):基础通窍方。苍耳子、辛夷、白芷、薄荷。主治风寒湿邪导致的鼻塞、流涕,常作为基础方加入其他方剂中。
玉屏风散(《丹溪心法》):益气固表代表方。黄芪、白术、防风。专治肺脾气虚,卫表不固,易感风邪导致的鼻炎。
小青龙汤(《伤寒论》):温肺化饮方。麻黄、芍药、细辛、干姜等。主治外寒内饮,症见怕冷、流大量清涕、咳嗽。
辛夷清肺饮(《外科正宗》):清肺胃热方。辛夷、黄芩、栀子、石膏等。主治肺胃郁热上攻所致的流黄脓涕、头痛。
日常饮食与调护建议
饮食适宜:
平性温和食物:山药、南瓜、红枣、小米粥,可健脾益气。
辛温散寒食物:生姜、葱白、紫苏,可用于风寒初期煮水喝。
饮食禁忌:
虚寒型(清涕):忌食生冷寒凉食物,如冰饮、西瓜、梨等。
湿热型(黄涕):忌食辛辣油腻、甜食及发物,如辣椒、烧烤、芒果、海鲜、羊肉等。
生活调护:
避风寒:注意保暖,尤其颈背部,出门可戴口罩。
勤锻炼:适度有氧运动(如慢跑、太极拳)增强体质,固护卫阳。
医案
患者:董女士,38岁,过敏性鼻炎史20余年。
主诉:常年鼻塞,依赖鼻喷激素,晨起连续打喷嚏20余次,清涕如水,乏力怕冷,易感冒。
中医诊断:肺脾气虚,卫表不固。
治疗方案:
1.内服方:黄芪30g、党参15g、炒白术12g、防风10g、苍耳子6g(包煎)、辛夷9g(包煎)、白芷9g、茯苓15g、桂枝6g、生姜3片
疗程:连服14剂,每服7天停1天观察
2.外治配合:取穴鼻流穴、散笑穴、迎香穴等。
反馈:第7天喷嚏减少至5-6次,鼻塞有所缓解;第14天嗅觉基本恢复,夜间可平卧入睡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