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夏日炎炎,有许多户外工作者,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烈日酷暑下,一不小心就很容易“中暑”!中暑在中医理论中属于"暑病"范畴,也是夏季常见的外感疾病。新加坡贡方堂TCM丘保润医师指出,有些人特别容易中暑,这往往与体质有关。气虚、阴虚体质者,因正气不足,更易受暑邪侵袭。
中医将中暑分为三类:
先兆中暑:表现为大汗、口渴、头晕乏力。
轻度中暑:除上述症状外,出现面色潮红、恶心呕吐。
重度中暑:可见高热、神昏、抽搐等危重症状。
易中暑体质该如何调理?
1. 气虚体质调理
气虚者常见精神不振、易出汗、容易疲劳。丘保润医师建议:
服用补气中药:黄芪、党参、太子参等。
食疗方:黄芪炖鸡汤、参枣茶。
避免过度出汗,适当休息。
2. 阴虚体质调理
阴虚者多见口干咽燥、手足心热、夜间盗汗。
滋阴中药:麦冬、沙参、玉竹。
食疗推荐:百合粥、银耳羹。
避免辛辣燥热食物。
3. 日常生活调理
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(避免日照最强时段)。
注意补充水分(推荐淡盐水、绿豆汤)。
穿着宽松透气衣物。
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。
丘医师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防治中暑的经典方剂:
1. 生脉散
组成: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
功效:益气生津,敛阴止汗
适用:气阴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、口干舌燥
2. 清暑益气汤
组成:黄芪、苍术、升麻、人参等
功效:清暑祛湿,益气生津
适用:平素气虚,又感暑湿者
3. 六一散
组成:滑石、甘草
功效:清暑利湿
适用:感受暑湿,见身热烦渴、小便不利
4. 白虎加人参汤
组成:生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、人参
功效:清热益气生津
适用:暑入阳明,气津两伤
饮食预防建议
多食瓜果类:西瓜、黄瓜、苦瓜。
常饮解暑茶:菊花茶、薄荷茶、金银花茶。
适量酸味食物:乌梅、山楂、柠檬。
少吃油腻辛辣:避免助热生湿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