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Physicians
- Clinics
- TCM
- Western GP
-
Fees
-
Deals & Privileges
- About & Resources
- Contact Us
感冒后久咳不愈太烦人了,白天咳得影响工作,夜里咳得无法安睡,尝试多种方法也不见好转,让人身心俱疲。
久咳不愈是什么原因?
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指出,久咳不愈,往往不再是简单的感冒后遗症。中医认为,常见原因有以下3点。
外感失治:感冒初期的外感邪气未被彻底清除,滞留于肺,导致肺气宣降失常,咳嗽迁延不愈。
痰湿蕴肺:饮食不节,过多食用生冷、油腻食物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,痰湿内生,上犯于肺,引发咳嗽,且痰多黏稠。
肺阴不足:长期咳嗽耗伤肺阴,或体质阴虚,肺失濡养,使得咳嗽缠绵难愈,常伴有咽干、少痰等症状。
久咳不愈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?
对于因外感风邪、痰湿阻肺引起的久咳不愈,丘保润医师特别推荐了中医经典方剂——金沸草散。此方源自宋代名医陈无择的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,是治疗风痰咳嗽的代表方。
金沸草散由荆芥穗、旋复花、前胡、半夏、赤芍药、麻黄、甘草组成,具有疏风散寒、降气化痰止咳之功效。
方中金沸草(旋覆花):为君药,性微温,能降气化痰,消痰行水,尤其擅长降肺胃之气,止咳嗽、平喘、消痰涎。
前胡性微寒,能降气化痰,疏散风热。与金沸草配伍,一温一寒,增强化痰止咳之力,且能疏散肺经风邪。
荆芥穗性微温,祛风解表,善散风邪,尤其适用于风邪未净引起的咽痒咳嗽。
细辛性温,温肺化饮,祛风散寒。能深入肺经,驱散深伏的风寒之邪,温化痰饮。用量需谨慎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半夏性温,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。是化脾胃痰湿的要药,助金沸草、前胡化痰。
赤芍药性微寒,清热凉血,活血祛瘀。在方中可制约温燥药之性,防止化燥伤津,并有助于缓解咳嗽引起的胸胁不适。
炙甘草调和诸药,补益脾胃,扶助正气。
加减妙用:风热咳嗽者,去荆芥穗、麻黄、前胡,加桑叶、金银花、薄荷;痰黄稠者,去荆芥穗、麻黄,加黄芩、浙贝母、瓜蒌;燥咳无痰、咽干者,去荆芥穗、麻黄、半夏、前胡,加南沙参、枇杷叶、炙紫菀、炙百部;痰多清稀者,合二陈汤;痰壅气促、上盛下虚者,去荆芥穗、前胡,合苏子降气汤。
医案
患者:田女士,33岁。
主诉:3个月前感冒后咳嗽不止。初期服用抗生素、止咳糖浆效果不佳。
现症见:咳嗽频繁,尤以夜间和晨起为甚,遇冷风或说话多时加重。痰白粘稠,量多,不易咯出。咽喉发痒,胸闷。无发热恶寒。
初诊:舌淡红,苔白腻,脉略弦滑。
诊断:咳嗽(风痰恋肺,肺气上逆)。
开方:金沸草散加减。
方药:金沸草(包煎)12g, 前胡10g, 荆芥10g, 细辛3g, 姜半夏9g, 赤芍10g, 茯苓15g (健脾渗湿), 桔梗10g (宣肺利咽排痰), 炙甘草6g, 生姜3片, 大枣3枚。5剂,水煎服,每日1剂,早晚服用。
结果:服药3剂后,咳嗽明显减轻,咽喉痒感消失,痰量减少且易咯出。5剂服完,咳嗽基本平息,胸闷感消失。
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一人一方,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,辨证加减服用,切忌私下盲目用药。